会计信息化政策落地,企业实操提醒与行动建议
2025/20/01
自2025年1月1日起,《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正式施行。站在企业角度,应该怎么做?针对这一变革,百望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咨询税务专家孟超在《中国税务报》为企业提供了专业的实操建议。
01
政策主要内容
《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以下简称新《工作规范》)共六章50条,包括总则、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数据处理和应用、会计信息化安全、会计信息化监督和附则。与原规范相比,新《工作规范》扩大了适用范围,系统规范了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明确了会计数据处理要求和电子会计资料的法律效力,强化了会计信息化安全,加强了会计信息化监督等。
《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新《软件规范》)共八章47条,包括总则、会计软件总体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会计数据处理、会计数据输出、会计软件安全、会计软件服务和附则。与原规范相比,《软件规范》明确了会计信息化相关术语的概念,强化了会计软件及服务在新环境下的适应性,加强了会计软件及服务对会计数据的多维度保障,进一步强调会计软件服务的重要性等。
02
实操提醒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迭代速度加快,积极主动运用新技术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是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效、准确且合规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还对企业的税务合规性及整体运营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发票管理、税务核算、纳税申报等税务信息化环节,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相关要点,避免潜在的税务风险,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在会计信息化基础建设与数据管理方面,企业应首先做好顶层蓝图设计与整体规划,根据行业特点、组织架构、整体发展战略、管理模式等,以始为终,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推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的变革,业财联动,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体系。同时,要注重业务规范及数据治理,结合单位实际业务场景和管理需求,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财务主数据、核算流程及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业务标准,并建立健全内部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体系。此外,会计信息系统要做到与内外部系统互联互通,如发票系统,在选用符合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电子发票系统的基础上,系统应实现对内对接ERP、财务核算系统,对外对接电子税务局,以业务为源头驱动会计、税务处理,实现业财税融合,提升效率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操作的规范性,降低合规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对于以数电票为代表的电子会计凭证,新《工作规范》从制度层面认可了其有效性。会计信息系统应当通过安全便捷的渠道,自动采集和接收电子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适配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并进行合法性、真实性、唯一性校验,应用OCR等技术对电子会计凭证进行自动解析,生成符合标准的入账信息结构化数据文件。
在会计信息化安全方面,会计信息系统应当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采用如网络防火墙、数据传输及存储加密、数据访问权限控制等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同时,建立会计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加强对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的保护,例如未公开的财务报表仅允许相关岗位人员在单位内部网络环境下读取。另一方面,需要采取必要的备份措施,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可用性。特别是有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情形,其数据服务器部署在境外的,应要求在境内保存电子会计资料备份。
与原规范相比,《软件规范》更加注重现代技术应用、功能扩展、业财融合、数据安全和软件服务等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当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企业应加强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工作。例如,企业尽可能的要求各单位会计数据口径统一和标准,降低各单位编制及报送会计数据的加工成本,提升会计数据共享水平。应遵循覆盖会计信息系统输入、处理、输出等各环节的会计数据标准,通过预设的数据格式和校验规则,自动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和校验,从而减少人为错误。同时,应注重建立业务与财务、税务数据的关联,支持自动处理符合标准的电子会计凭证,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为准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会计数据保障。注重会计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审签要求及结构化数据的安全要求,应通过系统控制原始凭证数据不可随意修改,增强会计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值得注意的是,《软件规范》明确,在规范施行前已经投入使用但不符合本规范有关要求的会计软件,应当自规范施行之日起3年内(2028年1月1日前)进行升级完善,并达到要求。(以上为完整内容)
百望股份助力企业深化会计信息化建设
《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在规范中多次提及单位要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数据标准,要求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应当适配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具备处理符合标准的电子会计凭证的能力,并生成符合标准的入账信息结构化数据文件,这进一步体现了会计数据标准在会计信息化中的重要性。
为了推动电子凭证从开具、接收到处理、归档等各环节全流程标准化无纸化处理,解决企事业单位在电子凭证管理中遇到的“接收难、入账难、归档难”问题,电子凭证会计数据试点工作不断深化。
作为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的服务保障单位,百望凭借其先进的版式技术优势与丰富的试点经验,为企业提供了电子凭证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效推动企业凭证数字化升级。
百望支持对接各电子会计凭证开具或主管单位,智能化获取电子凭证文件,支持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航空电子行程单、银行电子回单/对账单等多种会计凭证类型,帮助用户高效、便捷、安全的接收相关凭证文件。
同时,百望拥有自主版式技术,具备深厚的版式技术积累,已获得50多个OFD相关软著,为企业提供电子凭证应用的“生成-阅览-验签-解析-归档”五大核心能力。产品成熟、系统稳定、易用性强,充分满足业企业电子凭证的相关管理要求。
验签能力
深耕国家电子签章(GB/T 38540)标准、数字签名(GB/T 35275 )标准及电子文档加密与签名(GB/T 31503)标准,全面验证接收到的电子凭证文件,确保文件的真实、准确以及未被篡改。
解析能力
解析文件中的XBRL格式结构化数据,并将其转换为企业财务系统可理解的XML及JSON格式,用于报销入账等会计处理。同时,系统也支持将JSON或XML转成XBRL格式,数据双向解析的模式,从源头上解决了企业处理各种电子凭证时普遍存在的接受难和转换难问题。
阅读能力
针对接收端接收到的OFD及PDF格式的所有原始电子凭证以及接收端生成的电子入账凭证,百望支持在线查看与打印电子凭证源文件,即使是百兆级以上的大文件打开速度也在1S以内,文件处理高效,缩小文件储存空间。
生成能力
会计入账信息需生成XBRL格式的电子凭证会计入账信息和相关版式文件,并符合国家档案局归档格式要求
归档能力
基于国家最新档案归档文件格式要求和密码标准,以及产品本身持续的优化迭代与政策跟进,为企业提供更为高效地电子会计档案使用和管理体验,形成档案存储、管理、利用的闭环。
百望的电子凭证产品能力强,项目小组综合经验丰富,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已助力众多大型企业实施了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项目,推动其在财务管理与税务合规方面的创新,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